2025年2月16-17日全新的炒股配资,广州增城百花古寺将举办“首届岭南佛教文化艺术交流会暨广州第三届海上丝绸之路佛教文化交流系列活动”;通过多年的努力和耕耘,百花古寺将于2月16 日上午举行落成庆典。
百花古寺,前身为白花书院,始建于公元68年,民谚称“未有增城、先有白花”,历史底蕴深厚。在社会各界呼吁下,2013年获批重建,广东省佛教协会常务副会长、广州市佛教协会会长耀智法师担起中兴古刹之重任。在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耀智法师带领四众弟子齐心努力,历经十年,通过一系列的园林生态建设,百花古寺在保护生态环境、服务社会大众、提升寺院品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为构建美丽中国、推动绿色发展贡献了力量。
未来,百花古寺将发展成为岭南佛教文化的璀璨明珠。作为“岭南佛教文化传承地”,挖掘弘扬岭南佛教文化精髓;作为“粤港澳大湾区佛教文化传播地”,推动区域文化交流融合;作为“海上丝绸之路佛教文化交流地”,利用地理优势,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开展文化交流合作,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佛教文化传承发展贡献力量。
百花古寺中轴庭院岭南本草植物种植效果
岭南本草植物作为广东等地区自然分布的中药材植物,不仅具有防病治病的功能,而且拥有园林观赏价值。但大多数岭南本草植物多用于生产药物,未能在园林景观上得到充分应用。增城百花古寺利用岭南本草植物与园林营境进行结合,旨在创造出符合概念规划以及佛寺氛围的植物景观,激发岭南地域性南药医学文化的活力,弘扬传统文化并促进公众身心健康。
百花古寺东西水系岭南本草植物规划方案
百花古寺岭南本草植物的景观营造契合总体布局。中轴庭院按照须弥山修行的三重境界和正念修行的四个步骤规划品题,因而在岭南本草植物的选种配置上,选择姿态、色彩、质感等与品题内涵相呼应,空间氛围相契合的植物,营造园林景物。如三进庭院的云水祈佑栽植清新自然,淡雅细腻的佛甲草、芙蓉菊、迷迭香表现行禅受佛祖教化、佛理感悟之时的澄明空灵。东西两侧水系的岭南本草植物结合水系“二十四节气顺时养生”的主题,根据每个节气所属季节和调养脏腑,进行本草的选种栽植。东侧水系利用归经为肝的龙船花、紫薇等营造“花木蔓发,助阳泄肝”的春景,归经为心的凤尾蕨、萱草等营造“浓阴翠绿,避暑养心”的夏景。西侧水系利用归经为肺的柠檬草、芦竹等营造“爽朗旷达,收阴调肺”的秋景,归经为肾的艾、芸香等营造“傲雪寒天,卑居利肾”的冬景,营造两侧水系形成四时养生的植景。
百花古寺园林
图/文 广州百花古寺全新的炒股配资